制造业复兴成美国国策,再工业化瞄准高精尖
作者:admin 来源: 时间:2015-10-23 11:40:14
聚焦实体经济"再工业化"瞄准高精尖
制造业复兴已成为美国国策。在这个大选年中,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活动中均大谈"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美国制造"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所有这些均与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美国"再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上台的奥巴马政府将"再工业化"视为走出经济困境的重要路径,其背后有着经济、社会和政治综合因素考量,并先后出台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纲领性文件。
解决就业、增强"美国制造"在美国大选年中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在此背景下,苹果公司日前宣布将把部分电脑生产线迁回美国的举措便格外引人注目。然而,透过政治色彩浓烈的"美国制造"的鼓噪,冷静观察美国"再工业化"内涵,便会看到其实质并非单纯的"制造业回流"或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流水线的低水平原样回迁,而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谋划。简言之,美国"再工业化"的目标在于从高、精、尖入手占领21世纪国际制造业战略制高点。美国"再工业化"的领域不断扩展,信息、节能、新能源、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成为拓展前沿。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 宪
中小企业是重要载体
据德国多个经济研究机构预计,2012年德国全年增长率在0.8%左右。这一数据与过去两年3%、4%的增长率相比有很大落差,然而在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欧元区整体出现新一轮衰退,欧债危机令多数欧元区国家叫苦不迭的情况下,德国经济"风景独好",引来了各国羡慕的眼光。
临近年末,德国各大经济研究机构发布新的经济形势报告,多数认为德国经济还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德国经济"五贤人委员会"(经济专家顾问组)主席沃尔夫冈·弗朗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德国经济忧中有喜,经济增长虽放缓,但能免于陷入经济危机。德国经济较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德国政府对劳动市场、企业税收和工资福利的改革,这些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的就业,德国的失业率一度下降至20年来最低,且几年来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而所有的这些改革发展措施,都建立在德国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施耐德认为,出口贸易是德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支柱,而德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来自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德国近百年来都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国,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德国的大学注重基础性、应用性科研,大学里最热门的专业是工科,而不像美国大学最热门的是金融学专业。德国繁荣的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令美国、南欧国家经济陷入危机困境的金融投资、房地产行业,在德国完全没有形成气候,使德国在债务危机中能幸免灾祸。